2020年吴中区政府工作报告-欧洲杯买球app 

徐经理18936085105 王经理18013113750 顾经理13218867899

2024欧洲杯官网的技术支持

2020年吴中区政府工作报告-欧洲杯买球app

发布时间:2020-05-29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20年1月4日在苏州市吴中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  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二〇一九年工作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抓好“六稳”工作,统筹优化“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全面落实“六个年”工作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6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6亿元、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4.6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8亿元、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7.04万元、增长8%。在《人民日报》公布的2019年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中,吴中区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九位、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九位。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在应对挑战中增添了实体经济动力

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65亿元,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新兴产业产值占比59.1%,列全市第二位。两大主导产业加速集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产业产值超100亿元。实现工业投资71亿元、增长12%,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10个,新增智能车间12个。成功举办2019“智造中国”峰会,苏州华电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绿的谐波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竞立制氢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三基铸造获评工信部科技重大专项。吴中集团、东山精密入围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8003家参评企业实现亩均税收19.9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a类企业实现亩均税收59.3万元,列全市第三位。完成节能降耗目标,规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5.2%。“两化融合”深入推进,建成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新增省级“上云”企业150家、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63家。

现代服务业稳步推进。以检验检测、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检验检测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增长20%,规模列全市第一。圆满承办国际开源技术与产业生态创新中国峰会,电科院成为国内首个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技术检测基地,建研院获评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aaa级信用机构。开发区入选首批省级“两业”深入融合试点单位。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完成进出口总额80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达67%。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稳步推进,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4亿美元。新增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单位6家,实现跨境电商出口额3.1亿元、增长10%。楼宇经济加快发展,再添市级总部企业2家。实现旅游总收入379亿元、增长5.6%,获评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举办太湖文化旅游节,太美逸郡等一批精品酒店相继开业,新备案民宿71家,东山镇创成全国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镇,“太湖旅游”挂牌新三板。

特色农业提档升级。新建高标准农田4000亩,永久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2.6万亩,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7万亩。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国家级试点深入开展,新增国家级示范社2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入选全国改革试点经验典型。推进苏州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建设。创成“智慧农业”等示范基地6个,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区。成功举办碧螺春茶文化节、太湖论“稻”等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洞庭山碧螺春产区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吴中大米、江南味稻等品牌逐步打响。


二、坚持稳中见新,在厚积成势中激发了产业发展潜力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47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3.3亿元、增长3.6%。举行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开业,12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48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先后组织美国、德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招商活动,引进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含房地产)384个、总投资26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复星医药、浪潮智能等一批科技创新型、规模集约型项目进驻落户,立讯精密实现当年签约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8家,增量列全市前列。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7家,新增注册外资16亿美元、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增长2%。“省级六大高峰人才”实现零突破。新增省“双创计划”6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21个、姑苏天使计划项目15个。成功举办2019东吴双创峰会,建立省级产业人才培训基地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人才工作联络站32个,再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4473人。狠抓职业技能建设,一批吴中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全国创业创新大赛,以及省、市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创新动能加快形成。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列2019年度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十位。创新主体优势持续彰显,新增省高企培育入库企业386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600家。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84家,入榜省级创新型百强企业3家,8个项目获省级重点专项支持。科沃斯、赛腾精密入选第二批苏州市自主品牌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企业名单。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增各类省级研发中心21家、市级研发中心60家,入选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总量首次突破一千件。开发区在国家级综合考评中排名跃升至第47位,获评省智慧园区。高新区在省级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提升至第28位。吴中科技创业园获评国家级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东太湖科技金融城获评省创业投资综合服务基地。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继续优化,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件。斯莱克获国际供应商创新金奖,飞华铝业等3家企业入选中国专利奖。新增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9项、苏州市质量奖8个。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40.99亿元。新注册私营企业近1.1万户、注册资金451.7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8%、8%。8家企业纳入科创板后备库,金控集团、太湖城投获信用等级aa评级。创新设立“东吴贷”、东吴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增信基金管理办法,支持实体经济贷款余额达680亿元,获评省级金融生态优秀区。纵深推进环太湖“加减法”,腾出各类土地指标4273.9亩。大力实施“焕新工程”,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2726亩。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57%。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不定项抽查,持续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跨部门信息采集、证照联动监管、失信联合惩戒不断深化。吴中综合保税区获批开展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甪直镇通过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评估验收。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综合窗口服务,全年受理审批、服务类事项43.2万件,办结率99.8%。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实现“1330”常态化,获评省级营商环境评价先进区。


三、坚持稳中提质,在克难奋进中彰显了绿水青山魅力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编制并发布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规划。推进沿太湖生态湿地带、生态公益林抚育修复等25个生态保育和治理项目。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逐项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反馈问题整改任务,全面完成2.7万亩太湖围网拆除和太湖沿岸三公里范围内6万亩养殖池塘整治改造,销号了一批环境信访问题。认真开展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河湖“两违”点位192个。持续深化“263”专项行动,整治“散乱污”企业1209家。深入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关停、整改提升化工企业26家。高标准办理人代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黑臭水体整治的议案,24条黑臭和疑似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全区城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连续12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污染防治工作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充分肯定。河(湖)长制改革持续深化,实施镇(街道)水环境质量考核区域补偿,9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清理环太湖及通湖河道杂船7397条。统筹推进大气治理,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新启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13个,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企业55家,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

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完成第三次全区国土调查,编制城市双修规划。高质量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吴中段)城市设计,宝带桥获评江苏最美运河地标。东环快速路南延高架主线、南湖路一期高架主线、蠡墅立交及三座跨运河桥建成通车,阴横山连接线、中山路二期开工建设,苏同黎公路快速化改造、独墅湖二通道、南湖路东延等加速推进。京杭大运河堤防加固工程进展顺利,苏东河整治工程全面完成,新改建防洪闸31座、排涝站14座、防洪挡墙3.5公里。“城中村”拆迁、重点地块“清零”有力推进,完成征拆3300户、212.9万平方米,“清零”项目98个,腾退空间6280.8亩。新开工安置房264.7万平方米、15694套,竣工交付65.1万平方米、4226套。解危老旧建筑1.1万平方米、47幢。做好经营性用地上市工作,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太湖新城地下空间通过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验收。建成公交首末站、场站、候车亭90个,新辟优化公交线路38条。新布设公共自行车4600辆、站点60个。新改建公共厕所53座、燃气管网30公里、污水管网73公里,人防、电力、通讯等设施不断完善。智能化城市管理步伐加快,建成区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改造智能化车位1337个。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建成“四分类”小区110个,公共区域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建成违法建设管理平台,拆除违章建筑8.93万平方米,规范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置。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获省政府通报表扬。甪直镇瑶盛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候选名单。临湖镇黄墅村被命名为首批省特色田园乡村。甪直镇湖浜村田肚浜、香山街道舟山村窑头分别入选第三批省、市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成市级康居特色乡村2个、市级三星级康居乡村8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高质量推进,3家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工程竣工,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50个。设立“绿色银行”,新增绿化60万平方米,抚育森林1.2万亩。“吴韵匠心”农路品牌入选省首批农村公路“一区一特色”创建成果,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充分发挥苏州乡村振兴学堂作用,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新增市级共享农庄7个、田园小综合体6个。建成村级集体资金监管平台,清缴欠租3.4亿元,村级财务第三方代理记账实现全覆盖。推进村(社区)集体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全区村级集体总资产达185亿元、村均集体稳定性收入达1362万元,31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全部脱贫。


四、坚持稳中增效,在改善民生中释放了美好生活活力

民生保障取得新发展。全面落实“稳就业”措施,新增就业岗位1.9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持续推进社保扩面,新增参保职工2.25万人。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净增2.8万人。精准兜牢保障底线,低保标准调高至每月995元,发放各类生活、救助补贴超6800万元。健康体系日益完善,启动吴中人民医院新院区等医疗机构建设,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率达100%。创成省级社区医院、基层特色科室各1个。扩大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筛查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目标人群15万人次,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门诊用药报销比例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实现区镇村三级全覆盖。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光福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改造,木渎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建设,新增日间照料中心39家,获评全省首个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区,4个镇(街道)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镇。在全省率先启用“一站式”婚姻登记管理平台。国家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文教事业迈上新台阶。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启用吴淞江实验小学等13所学校,新增学位1.2万个,招聘教师984人。清零无证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持续推进。教育品牌不断做优,再添省级优质幼儿园2所、特色职业学校1所,成立木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甪直高级中学通过省四星级高中现场评估。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圆满完成全国“六艺”演出保障任务,《苏扇工坊》等一批教学成果获嘉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保利大剧院等公共文化中心各场馆完成演出活动超千场、惠及群众130万人次,吴中高新区科文中心建成开放,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4家。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圆满举办苏作文创峰会、“诗意大运河”全国油画作品展等江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做强“环太湖”国际竞走多日赛暨“太湖蓝”马拉松、“穹窿山兵圣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等品牌活动。太湖足球运动中心投入运营,新增省级体育服务单位3家。新增省、市文保单位9处,创成省级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举办首届东吴文学奖系列活动,《木渎镇志》等5部地方志出版发行,区档案馆通过省级5a级数字档案馆评估。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礼让斑马线•文明吴中行”等倡议深入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人入选“中国好人”。

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涉黑涉恶案件全部清零,盗窃、两抢警情同比分别下降57.4%和53.3%。在全市率先开展“意识防”反诈骗宣传专项行动。天穹计划扎实推进,数字门牌应用不断拓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持续推进,“吹哨报到”机制作用显著发挥。人民调解进网格全面推开,更加注重贴近群众解决诉求,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安全稳定风险评估预警、联合研判、防控协同能力持续提升,圆满完成大庆安保任务。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澹台湖景区法治文化园获评省首批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新增全国模范司法所长1人。“331”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排查整改“9 1”场所1.8万余家,高新区永城国际、木渎姑苏小区、胥口三洋集宿楼等安全隐患单位顺利销号,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深化交通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严厉打击超载超限运输违法行为。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部署,配合市第五安全生产巡查组开展进驻巡查,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58处挂牌督办重点隐患整改到位,安全生产事故数、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面做好非洲猪瘟排查防控,应急管理、信访、食品药品监管、粮食保供、价格调控、农药集中配送、气象服务、森林防火得到进一步加强,红十字、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双拥、外事等工作扎实开展。南北挂钩、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统筹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我们坚持把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全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工作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各项工作既行稳致远、又奋力突破。我们恪守为民之责,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活动,以“村村到”搭起“连心桥”,办好19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9.3%,努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生动的现实。我们狠抓为企服务,聚焦企业转型升级、对外贸易中的痛点和难点,落实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出台了一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下达各类企业扶持资金8.62亿元,与企业携手并进、共渡难关。我们全面依法履职,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制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2件、政协委员提案193件。我们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省、市、区委各项规定,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大力精简各类会议、文件。加强审计监督,完成政府投资工程审计项目超3700个,节约政府资金26.2亿元。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完成债务化解年度目标。严格公车管理,常态化开展办公用房清理整顿。狠抓重点领域反腐倡廉工作,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

各位代表,一年来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奋斗,也得益于广大老同志、社会各界的关心厚爱。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区人民,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垂直管理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向驻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离退休老同志和关心、支持、参与吴中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优等生”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产业结构仍待调优,防范各种经济风险的任务十分繁重;创新发展还不够快,产业招商仍待加强,有效投资还需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任务艰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还需下更大力气。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二〇二〇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2020年是我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切实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落实“五优五美”要求,奋力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优等生”,绘出新时代最美太湖画卷,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工业投资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和区委四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我们将聚焦五个“优”,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发展质效“创优”,在培育增长动力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规模、质量联动,扩大有效投资。突出项目引领,实施一批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重点项目,用优质增量增强发展后劲。发挥236个区级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作用,确保汇川技术三期、经纬轨道交通设备等91个项目三季度前全部开工,敏喆机电、启洋电机等46个重点产业项目年内建成投产。确保完成工业投资85亿元,力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达到40%。编制《吴中区精准招商目录》,办好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确保新引进优质产业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6个,总投资2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取得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额达到60亿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重不低于50%。推动欧康维视、日耀科技等签约项目加快落地,支持有条件的外资企业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精准聚焦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制定招商引资激励考核措施,完善项目招引绩效评估与跟踪考核,加速集聚一批层次更高、质量更优、效益更好的产业项目,有效增添经济发展后劲。

坚持集成、特色联动,优化产业布局。抓牢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发布契机,进一步发挥“一核一轴一带”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增强产业发展承载力。坚持项目按需落地,集中精力打造5个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壮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疗及大健康两大主导产业。支持开发区加快产城融合步伐,以复星生物医药、汇川研发中心等项目为突破,更加注重产业强链补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支持度假区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核心、旅游为载体,做强会展经济、文化体育、休闲度假品牌,让服务业唱大戏,文化旅游打头阵。支持高新区深化“大院大所”合作,推动“一区三园”联动,提升对优质资源的承载能力。推动木渎智慧工园、甪直模具产业园、胥口科技智汇园、临湖装备科技产业园进一步优化空间产业布局。支持东山、金庭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规划,做强现代特色农业和服务业,在好风景的地方打造新业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

坚持多元、高效联动,集聚高端要素。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营造机会均等、权责对等、规则平等的发展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区推广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扩大“并行预审”适用范围,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涉审中介机构信用评价机制,构建服务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放大“东吴贷”等金融产品杠杆效应,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企业、中小微企业,力争实体经济贷款余额增长10%。深化土地资源“加减法”,做好制造业土地要素支持保障,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再开发土地6000亩。继续加大征拆地块清零力度,攻坚度假区科技产业园、甪直淞浦工业园等重点地块,保障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人才支撑作用,深入实施“东吴人才”计划,继续办好东吴双创峰会,加快建设区级人才公寓,引育高层次人才1000人、高技能人才2500人。


二、产业结构“调优”,在推动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集约、互融并重,提升产业层次。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加大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以存量提档促产业转型。优化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12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增15家省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50家“上云”企业,促进“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00亿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5%。新增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总部企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创成3个市级以上出口品牌。拓展“境贸通”平台功能。积极对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探索进口贸易发展新模式。办好太湖文化旅游节、运河戏剧节等活动,丰富太湖旅游总入口功能,推动“文化 ”“旅游 ”多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自主、带动并重,强化创新驱动。围绕创新政策落实和创新型企业培育,确保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90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数占比提高到50%,新增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做强创新载体,实体化运营东吴创新服务中心,力争投入1亿元以上的地标性创新载体实现新突破。发挥赛迪研究院、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平台载体作用,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建设,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深度融合。更好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加强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探索建立环太湖流域国家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示范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再添8个苏州市质量奖。

坚持服务、引导并重,助力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快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完善重点企业挂钩制度,建立民营企业家月度沙龙、微信群联系和民营企业信息直报制度,让企业家诉求“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企业做精做优,新增一批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产值超百亿级企业实现零突破。进一步加大上市企业培育力度,力争2家企业上市,壮大资本市场“吴中板块”。加快国有资本运作步伐,进一步整合经营性资产,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重点外贸企业监测预警,增强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化吴中综合保税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支持企业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贸易比重。鼓励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投资高科技项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三、功能品质“提优”,在打造城乡形态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涵养、修复融合,改善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初步建立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探索建立全要素生态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实施好24个总投资9亿元的生态保育、生态治理项目,打造践行“两山”理论的吴中样本,让“太湖之美、吴中最美”成为最亮品牌。深入实施太湖“五位一体”精细化管理,强化太湖蓝藻监测预警防控,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疏浚整治河道144条、121.8公里,建设生态河道18条、26公里,开展河道水质监测和综合评估,巩固提升黑臭河道整治成果。加大国考、省考断面整治力度,确保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木渎新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完成甪直新区等4家污水厂尾水提标工程,新改建污水管网70公里。全面完成排水达标区建设。加强涉气污染源排查,重点抓好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和工地扬尘等治理,力争pm2.5年均浓度降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双达标”。做好重点地块土壤修复治理,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各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成效。全面完成河湖“两违”和太湖水域管理有关问题整治。常态化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认真落实化工园区“一园一策”、化工企业“一企一策”,全力提升化工行业监管水平。

坚持科学、精细融合,提升城市品质。在苏州“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定位框架下,中心城区加速融入苏州主城,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启动编制区国土空间规划,完成镇村布局规划,以更加主动姿态在规划中展现吴中特色。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做好经营性用地上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级智慧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投用太湖新城能源中心,推动金融街商业、富景悠方、橙天嘉禾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生态型创新创业湖区。扎实开展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安置房6000套,竣工交付安置房7500套。完善“一环四射一联”快速路网体系,建成通车尹山湖立交,贯通苏同黎公路高架主线,加速推进南湖路东延、独墅湖二通道、长江路南延等工程,开工新家桥、尹山大桥改扩建项目。推进大运河加固工程,完成南城区防洪除涝、环太湖水闸改建等水利工程,新改建防洪闸26座、排涝站17座。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启用苏州现代农产品物流园新市场。建成公交场站、候车亭34个,新增公厕17座、停车泊位6500个。统筹实施绿化景观、地下管线、人防设施、城市夜景照明等工程。以更高标准强化城市治理,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四分类”。启动建筑垃圾终端处置项目。统筹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

坚持示范、长效融合,打造田园乡村。立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好省、市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99个美丽乡村,创成3个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完成三山岛区域供水工程。高水平管护“四好农村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接户率,抓好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正常运转,确保太湖一级保护区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00%。加强长效管理,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监督评价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核实、补划,新增高标准农田6000亩。加快建设生猪保供基地。深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确保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农药用量逐步压减。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东山学院优势,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开展渔民自愿退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完善集体“三资”管理考核办法,做好市、区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融合。进一步巩固提升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脱贫成果。


四、民生福祉“筑优”,在顺应群众期盼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普惠、精准协同,织密保障网络。继续抓好“稳就业”工作,新增1.7万个就业岗位,确保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全力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开展长三角卫生健康协作,优化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统筹救助资源,推进救助主体社会化、多元化。持续深化阳光扶贫走访,优化重疾险等救助政策,提升困难群众精准救助水平。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建设2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15个日间照料中心,新增护理型床位200张。深化国家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加快节地生态殡葬设施建设。

坚持均衡、优质协同,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教育资源供给水平,启用东山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等6所学校,推进苏苑高级中学等12所学校新改扩建,启动独墅湖中学等13所学校建设。坚持“五育”并举,根据中高考新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增市级特色学校5所。持续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和学前儿童看护点治理,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创成省、市优质幼儿园5所。拓展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吴中人民医院新院区、太湖新城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体系,做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和医疗服务品牌,提升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新增2家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服务中心。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优化文体设施布局,开放吴中区博物馆,推进孙子兵法博物馆建设,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精心雕琢大运河文化带(吴中段),打造集观光、文化、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运河吴中名片。继续办好苏作文创峰会。扩大“书香吴中”“文化云”品牌影响力,优化一批文体服务场馆开放时间,做优十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

坚持防控、处置协同,夯实治理基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反馈问题整改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城市安全等工作,加快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深化平安吴中创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意识防”反诈骗宣传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继续实施天穹计划,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扩大“吴地法韵”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影响力,创成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区。完善网格化联动机制,深化诉调对接吴中模式,着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深化“三社联动”,打造“古樟议事”品牌,推进省级现代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试点。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切实做好森林防火、防汛防台、气象服务、对口帮扶等工作。


五、服务效能“争优”,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开放、务实导向,提振干事激情。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毗邻园区的地利之优,主动承接苏州自贸区溢出效益。创新开放理念,强化开放要素整合,拓展双向开放空间,在开放再出发征程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深入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府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干事能力。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有效增进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契合度、与百姓期盼的匹配度。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管理,全面落实“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要求,对区委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用好用活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三项机制”,形成狠抓落实、务实担当、创新求进的良好氛围。

坚持法治、为民导向,打造有为政府。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化管理及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完善规范性文件法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重点领域执法监管。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认真落实其决议决定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提高办成率、确保满意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化基层走访调研,高标准实施区人代会确定的新一轮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办好政府公共服务热线、领导信箱诉求。加强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坚持廉洁、清正导向,全面从严治政。切实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完善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机制。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省、市、区委各项规定,紧盯“四风”问题新表现,持续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不断深化作风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意识,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实效度。扎实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增强审计监督绩效。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政府内部权力制约,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风来潮起,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提振精神、克难奋进,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优等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担当、奋勇前进!

来源: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网



2024欧洲杯官网的产品展示

最新资讯



徐经理18936085105 王经理18013113750 顾经理13218867899

网站:www.hb-kitchen.com
传真:
邮箱:hanbok@foxmail.com
地 址: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许家港路298号

hanbok韩博科技集团专业生产欧洲杯买球app-2024欧洲杯官网,餐厨垃圾处理器,食物垃圾处理器,欢迎来厂参观!同时提供有机垃圾处理设备新闻,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成功案例及技术!

"));
"));
网站地图